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

当前位置: 华泰农业网 >> 毛藁本

小小西红柿长长致富路福建含笑

发布时间:2022-06-30 09:59:51

小小西红柿长长致富路

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零星种植,到去年年产6000万公斤、创产值2亿元,茶棚乡西红柿成就了几万村民的 致富梦想。建设核心示范展示区、发展农业观光游、增加西红柿附加值……现如今,把番茄产业做大做强,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,茶棚乡的思索没有止步。那 么,“茶棚乡模式”能为辖区村民生活带来哪些改变?能为我市农业突破传统、实现跨越,提供哪些借鉴?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
名词解释一从“12寸”到“32寸”

钟乃友、杨爱英夫妇,50岁左右,抚宁县茶棚乡上官营村人。他们家的电视经历了3次更新换代。从最初12寸的黑白电视,到1998年的25寸彩电,再到前年32寸液晶电视。电视的颜色在变、尺寸在变,不变的是他们始终觉得日子会越来越好。

给他们生活带来彻底改变的是“西红柿”。他们比村里最早搞种植的那拨人晚了3年。当1994年村里人开始发展设施大棚时,他们两口子还在北京起早贪黑地卖豆腐、豆腐脑。

1997年,因为孩子要上小学,他们带着在首都赚的第一桶金回村了。自己家里有5亩地,以前种的水稻、玉米,“过日子都不够,啥也干不了。”看着别人种西红柿来钱了,两个人一商量,当即在自家地里起了两个大棚。

“我们这水土好,西红柿种多少就能销多少。”2000年,吃到西红柿种植的甜头,他们从同村人手里又租了一个大棚。“年轻时想多干点,给孩子多攒点儿 钱。”杨爱英告诉记者,他们结婚时有3间房,1996年为了儿子以后好找媳妇,他们借钱给年仅8岁的孩子预备了3间房。那时候,如果仅仅种些玉米、水稻, 把借来的钱还上,今后的日子也会紧紧巴巴。

“好在我们在大棚里种植西红柿。”2007年,老两口又盖了3间新房自己住。每盖一处房,装修不算,家具、家电都要换新的,这些可不是小数目。十多年来,孩子的学费、女儿的嫁妆、儿子的婚礼等等,所有费用全出自老两口辛勤耕耘的4个大棚。

名词解释二“有规模的地头市场”

3月26日早晨8点半左右,记者一行来到上官营村村北、占地32亩的西红柿批发市场。后石河村村民孙国兴正将自家大棚里产的10箱西红柿,往买家的大货车上搬。

“今天早晨6点到这儿,差不多10分钟就卖了,我这600多斤能收入1500元。”5年前,孙国兴没像往常一样,在自己地里种玉米,“玉米卖好了,一亩地最多也就挣1000元。”

正聊着,经纪人肖春义进入记者的视线。他是抚宁县政协委员,算是西红柿销售领域的“老江湖”了。

1994年秋,茶棚乡带领部分群众到唐山等地学习,他就在队伍中。回来后,脑袋活络的他主动跑上官营村周边的村子,找村干部、村民,跟他们讲发展大棚种植的好处。在他的鼓动下,不少人搞起了设施西红柿。

后来,西红柿种植有了一定规模,并且“种了没有卖不出去的”。看到大家只能在村里鲁花路两旁销售,或者几家搭伴到海阳镇批发市场卖货,“有规模的地头市 场”这个观念开始在肖春义脑子里萌生了,他把它写进了当年的政协提案。“想不到2005年,我们的西红柿专业批发市场就营业了。有市场就有竞争力,大家就 想方设法提质增效。”肖春义觉得自己的想法搭上时代的脉搏。

2004年以来,天津的马先生开始来上官营村批发市场收购西红柿。“这里的 口感好、硬度好、便于保存、运输,供不应求。”马先生说,以前自己去昌黎乐亭、唐山收货,往往是在村里大棚边,忙活一上午收个2万来斤。现在这里有了专门 的市场,可以货比三家,并且节省了时间,效率提高不少。

逐步探索蔬菜新模式1994―2002抓学习转思想,逐步探索蔬菜新模式 1994年秋,茶棚乡带领部分群众到唐山等地参观流学。上官营村部分农户开始建棚发展设施西红柿,当年建棚10个左右。通过一年的试种,一个棚可获利 2500元左右,相当于种植玉米的5倍。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,到2002年,全乡面积2000余亩。

2003年―2013年抓服务促发 展,快速扩大基地规模2003年,茶棚乡提出了“三线并举、一线突破”的发展思路,将蔬菜产业作为发展重点。加快土地流转,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。先后修 路6.7万延长米,电网覆盖面2万亩,打井1639眼,修排灌渠7万延长米。通过服务和扶持,设施蔬菜实现了规模化、园区化发展,从2003年开始,连续 10年以千亩的速度递增,现全乡设施西红柿面积达到13860亩,带动4000余农户,并成功打造了农业部标准园1个、省级蔬菜产业示范村4个、市级蔬菜 百亩方9个。

抓技术强质量,推广标准化生产全面普及种植技术,通过专家视频、短信等方式使群众与省、市蔬菜专家、大专院校及各大生产厂 家建立广泛联系。强化对种植户投入品监管,杜绝禁用、控制限用农药的使用。围绕“四节一增”(节水、节肥、节药、节工、增效),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,全面 应用自动卷帘机、微滴灌溉等节水设施,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,并推广应用秸秆反应堆、诱虫板、频振式杀虫灯、防虫网等生物防控技术20余项,无公害生产技术 做到全覆盖,群众管理水平得到提升,产品质量得到保证。

不断创新生产模式,先后在前、后、西石河发展了裸地菜多茬立体种植模式,小黄山 发展了“五茬叶菜 番茄”六茬菜模式,棚室蔬菜由“早春一大茬番茄 玉米”探索出“番茄 油豆 玉米”的生产模式。在上官营进行国家级标准园创建工作,在 上官营、小黄山、后石河、曹西庄四个村进行省级蔬菜产业示范村创建工作。

抓市场促销售,树品牌提高组织化程度2002年成立了茶棚蔬菜 产销站。2005年在上官营村扶持筹建了西红柿批发市场,该市场日容纳收销货车400余辆,日销售量达25万公斤,产品主要销往北京、天津、东北等地大型 批发市场,年销售额2亿元,现已成为抚宁县最大的设施西红柿专业批发市场。

为增强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,将组织化建设作为推进蔬菜产业 发展、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,成立蔬菜产销协会、农业技术协会、蔬菜研究会,扶持并发展合作社53家,依托合作社与多家超市、企业签订购销合同,推动 农超对接、农企对接。2004年申请注册了“茶棚”牌商标,先后被评为“秦皇岛市知名商标”“河北省著名商标”等,在2011年成都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 交易会上获得“金奖”,“茶棚”牌西红柿已成为京津叫得响的知名品牌。

2014拓思路延链条,升层次促跨越为使番茄产业做大做强,茶棚 乡依托产业优势,制定了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,规划再发展设施番茄1万亩,全乡总面积达到2万亩。并在3700亩的中心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。在上 官营村投资270万元实施占地108亩的秦皇岛市西红柿产业核心示范展示区项目,进行水肥一体化、新品种示范试验推广、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、 设施蔬菜先进技术的展示,以此带动全县西红柿产业提质增效。改变传统的初级产品销售方式,延伸产业链,提高附加值,依托并扶持日昌升农产品有限公司,扶持 日昌升合作社投资 450万元建西红柿汁生产线,投产后,可填补我市西红柿加工产业的空白。

相关链接茶棚乡地处抚宁县西部,距县城 9.5公里,距秦皇岛市40公里,乡域东部、南部与抚宁镇接壤,西临卢龙县,北接台营镇。辖38个行政村,总面积114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5.6万亩,4 万口人,人均耕地面积1.43亩。茶棚乡属于半山区,东部为平原,地势平缓,土层深厚,土壤肥沃,适合种植蔬菜、玉米等作物,西部为浅山区,荒山和坡耕地 较多,适合种植白薯和林果业,是抚宁县农业重点乡镇之一。

立足区位、资源和产业优势,茶棚乡历届领导班子将西红柿产业作为调优农业结 构、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抓手,不断加大鼓励、引导、扶持与服务力度,创新载体,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,成为了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。2013年,全乡蔬菜 播种面积达4.9万亩,其中以西红柿为主栽品种的设施蔬菜面积达13860亩,占耕地面积的24%,年产西红柿6000万公斤,创产值达2亿元,成为我市 最大的设施西红柿生产基地。

薇婷脱毛蜡纸怎么洗掉

薇婷沐浴用脱毛膏怎么用

脱毛蜡纸使用方法

薇婷脱毛蜡纸怎么洗掉

女孩子到底要不要脱毛

友情链接